让孩子少一些冷漠,多一些爱心
叛逆期是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,如稳定的情绪、责任感、集体荣誉感、同情心等。其中,同情心的培养十分关键,同情心是关怀他人、帮助他人等良好品格的要素,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支撑。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,就会对身边的事物冷漠以对;孩子缺乏起码的同情心,就无法产生对美好体验和向往,因此对于叛逆期的孩子,父母一定要引导他们多一些爱心,少一些冷漠。
冷漠的孩子一般都对公共事物不热心,对小动物没有爱心,对身边的亲朋好友缺乏基本的关心,他们会嘲笑残疾人,咒骂乞丐,刻薄地伤害同学、甚至亲人.....如此,不仅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,还会妨碍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。如果父母听之任之,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留下众多遗憾。
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:“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。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,那父不父,母不母,子不子,家庭就不成为家庭;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,尔虞我诈,人人自利,社会也不成社会了。”由此可见,引导孩子具备同情心非常重要。为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,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。
1.引导孩子关爱大自然
悲天悯人是同情心的表现。长时间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,一个人的内心就会纯洁很多,就会生出更多的同情心和爱心。因此,要想让孩子多一些同情心,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关爱大自然,珍爱大自然的一花一草,关心保护一株一物。空闲的时间,父母要多跟孩子到大自然中走走,感受阳光的温暖,感受花草虫鱼的欢乐。孩子一旦喜欢上了大自然,就会逐渐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他人的关爱上。这样,得到大自然熏陶的孩子,就会对他人少一些憎恶,对社会少一些不满。
2.利用电视、网络等媒介激发孩子的同情心
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或者上网浏览信息,因此,看到有人遭遇不幸时,就要跟他们多聊聊,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,激发孩子的同情心。还可以问他们:“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,你希望他人如何对待你?”让孩子推己及人,一旦感受到痛苦的情感体验,他们就会推己及人,就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事情,多为他人考虑。
3.随时随地保护孩子的同情心
叛逆期的孩子如果拥有同情心和爱心,是需要保护和赞扬的,不能贬斥。比如:孩子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乞丐,给了乞丐五元钱。当他告诉父母时,要表扬他的行为,不要说:“五元钱,这么多!”更不要说“不会是职业乞丐吧!你可能被骗了吧!”“就你爱心泛滥”.....孩子虽然叛逆,但他们对社会也有自己的认识,因此,父母如果相信孩子,就要对他们的这一行为表示肯定。如果跟孩子沟通之后,发现孩子遇到的确实是职业乞丐,也不要批评孩孩子,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,只不过识人能力不高罢了。以后,再教他们提高对他人品格好坏的辨识能力即可。
4.让孩子关爱家人
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,首先就要教育孩子关心家人。连家人都不同情和关爱的孩子,对社会和他人更做不到友爱和同情了。因此,父母生病了,不要跟孩子说“没事”,要告诉他们“我现在很不舒服”,继而引导孩子关心家人,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机会来表达爱心和同情心。
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,一所专门针对青春期问题青少年开设的专门性教育学校,学校全封闭军事化管理,开设心理教育、感恩励志教育、国学课程、法制教育、生活自理能力培养、生活体验教育等特色课程,学校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,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。
相关资讯
成长相册